Skip to content

文件结构

PFPX 导航数据文件遵循明确定义的结构,为不同类型的导航数据提供不同的段。

整体组织

典型的导航数据文件组织如下: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  文件头       │ ← 明文元数据
│    (明文)      |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跑道数据      │ ← 编码内容开始
│     (RWY)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航路点数据      │ ← 机场、VOR、NDB 等
│     (WPT)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航路数据       │ ← 路线信息
│     (AWY)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SID 数据      │ ← 离场程序
│     (SID)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STAR 数据      │ ← 进场程序
│     (STR)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段详情

文件头(明文)

头部包含有关导航数据库的元数据:

  • 数据库名称和版本
  • 有效日期(AIRAC 周期)
  • 数据提供商信息

跑道段(RWY)

包含全球机场的跑道信息:

  • 跑道尺寸和方向
  • 表面类型和条件
  • 地理坐标

航路点段(WPT)

包括各种类型的导航点:

  • 机场(类型 0)
  • VFR 航路点(类型 1)
  • VOR/TACAN(类型 2)
  • TACAN(类型 3)
  • VOR/DME(类型 4)
  • NDB(类型 5)
  • 航路点(类型 6)
  • DME(类型 9)

航路(AWY)

定义航路:

  • 高空航路
  • 低空航路
  • RNAV 航路

SID 段(SID)

标准仪表离场程序:

  • 离场程序
  • 跑道过渡程序

STAR 段(STR)

标准终端进场路线程序:

  • 机场进场程序
  • 进近过渡
  • 跑道特定进场

数据编码

头部与内容

  • 头部:以明文 ASCII 存储
  • 内容:使用密钥 0x85 的 XOR 加密编码

逐行格式

每个编码段都遵循逐行格式,其中:

  • 每行代表一个数据记录
  • 行由标准换行符分隔
  • 记录格式因段类型而异

记录识别

每种记录类型都可以通过其前缀识别:

前缀描述
RWY跑道跑道信息
WPT航路点航路点(包含机场和导航设施)
AWY航路航路
SID离场标准仪表离场
STR进场标准仪表进场

文件大小考虑

导航数据文件可能相当大:

  • 典型大小:50-200 MB
  • 记录数量:数十万条记录
  • 全球覆盖:全球导航数据

处理注意事项

批量处理

由于文件大小,考虑分块处理:

  • 使用手动工具时一次处理 3,000-4,000 行
  • 用于自动处理的流式传输
  • 为大型操作实现进度跟踪

下一步

基于 MIT 许可证发布